闯荡港股9年后退市转战科创板,华熙生物为何市值翻十倍?

2020-8-13 10:35:17 新闻来源:深圳都市网

     自科创板问世起,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多个“第一”,助力众多科技企业“起飞”。被誉为“玻尿酸第一股”的华熙生物(688363)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

    在科创板上市还不到一年的时间,华熙生物的市值冲到700亿元,在13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位列第十名,在6家科创板上市的山东企业中排名首位。与此同时,华熙生物等玻尿酸企业的上市,也使得玻尿酸行业步入人们的视野,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领域之一,一度引发玻尿酸概念股的集体走高。

    事实上,华熙生物的资本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。在其登录科创板之前,曾在港股上市9年。

    2008年9月18日,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香港为公司做上市路演。这一天,美国四大投行之一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倒闭。

    当时的资本市场哀鸿遍野。除了华熙生物,其他同时期准备赴港上市的国内公司全部终止了上市。但赵燕坚持认为,华熙生物上市是为了拓展公司的国际视野,更规范发展,不是为了圈钱。2008年10月3日,华熙生物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。当时公司释放25%的股权,只募集到6000万港元,仅相当于当时公司一年的税后利润,但上市后公司迈入了一个更加规范的发展新阶段。

    华熙生物在香港上市后,将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终端产品的研发、立项、临床试验、审批,布局眼科、骨科和皮肤科,开拓更大的市场。

    2012年,华熙生物旗下“润百颜”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获得CFDA批准上市,打破了国外品牌垄断,成为首个国产交联透明质酸软组织填充剂。2014年旗下的骨科、眼科医疗终端产品也相继拿到CFDA药品批文。

    赴港上市,打开了公司的国际视野。但在5年后,瞄准终端的华熙生物,在自身定位与资本市场的认同上,却遇到了偏差。“在香港上市,我给公司定位是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公司,因为原来我们做B2B做的比较多。”赵燕说,好不容易到2012年做了终端以后,市场又把我们从原料公司定位成一个医美公司。

    华熙生物在2008年香港上市后常被称作“医美龙头”,但是玻尿酸的应用领域无限大。在赵燕看来,这样的定位对华熙生物是不准确的,但几乎所有的市场分析都把华熙生物往医美上引,这说明华熙生物的发展战略,和港股市场对玻尿酸的定位及认知并不匹配。

    2016年底,赵燕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:“作为一家上市公司,华熙生物如果要对战略方向、管理架构等进行大调整,面临的市场风险很高。”当时,赵燕开始思考:原料起家的华熙生物,接下来要把产业链做全,就一定要去往C端发力,但C端的市场还是在内地。

    在这种背景下,2017年年初,赵燕作出了华熙生物私有化退市的决定。在香港闯荡9年后,2017年6月,华熙生物宣布从港股退市,当年11月完成退市,撤销其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。

    正如赵燕预想那样,9年的港股上市让公司具有了国际视野,拓展了业务线和市场。9年间,华熙生物还实现了研发实力的大幅提升,其微生物发酵技术、产业化水平、酶切技术、产业应用等核心技术及研发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高筑起竞争壁垒,夯实了公司的龙头地位。

    港股退市之后,赵燕原本计划拿出两年时间,把华熙生物在C端布局的战略落地,把内功进一步加强,然后再重新进入A股市场。不过,2018年11月,科创板横空出世,华熙生物的第二次握手资本市场的计划提前。

    “我们是一家科技创新型的企业,科创板给到它一个最明确的定位。”在赵燕看来,这一点是在任何板块都无法比拟的,在科创板,外界对公司的认知就是一家有科技创新力的公司。

    2019年11月6日,华熙生物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。其上市当天的收盘价为85.1元,市值达到408亿元。

    赵燕认为,“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,也正好和公司的战略是吻合的,因为我们是研发驱动的,所以这样的一家企业,在市场上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认知和估价。”

    资本市场一向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、产业的发展前景反应敏感。而随着华熙生物的知名度越来越高,人们对玻尿酸及华熙生物的认知越来越深刻,经过9个月科创板历程的华熙生物显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资本路径与方向。




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深圳生活网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。
Copyright © 2000-2013 www.0755sh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编辑QQ:2383424132